书籍本身是如何演变的?

学识吧 2022-02-05 11:03:03 130阅读

Hello!大家好,我是阿广,书是什么,书是人类用来纪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交融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对人类文明的开展,贡献非常大。那么书又是如何发展到现在的模样的?(⊃‿⊂)

原料/工具

方法/步骤

第1步

1、甲骨的书

   从书的定义中,甲骨上的文也是书,只不过由于当时的时代不得已用甲骨来记载。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殷代后期,当时纸尚未发明,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记录材料,把占卜的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是最早的图书——甲骨的书。 甲骨文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

书籍本身是如何演变的? 第1张

第2步

2、石头的书

    也叫石头书,由于刻石的兴起,出现了拓印技术。它起源于东汉,而最大的石头书出于唐朝。 中国现存的最早石刻文字,是唐初于陈仓(今陕西宝鸡)发现的春秋时期10个石鼓上的刻文。唐朝时印刷术还不很发达,为避免人们在学习经书时传抄错误,唐文宗下令将《诗经》《论语》等十二部儒家经书,刻成石经,立于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学内,供学员们抄录、诵读。当时共刻了114块石板,计650252个字,笔画工整,至今字迹还清晰完好。清朝康熙年间,有人用九块石板补刻了《孟子》一书,同开成石经放在一起,所以又称十三经刻石。

石书的一种刻字方法:石面上所刻的字,都是正面凹入,可先将一张薄纸用矾及白芨水浸泡,贴在刻石的表面;以软刷将纸刷匀,再轻轻捶打,将纸嵌入铭文的笔画之内,待纸干后,以细布包裹棉花做成的拓包,蘸以墨汁,将它在纸上均匀捶拓,将纸剥下来,便得到相同的复本。这一操作过程叫“拓”,用墨汁者称墨拓,用红颜料者谓朱拓,单张叫拓片,装连起来叫拓本。

书籍本身是如何演变的? 第2张

第3步

3、简牍的书

    简牍的书也称竹简或木简,主要有竹片和木片制成。

    从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来看,在商周时期,简册已经运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当时载录档案文书与书籍的主要载体。到了战国时期,竹简的使用变得十分广泛。

     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我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书籍本身是如何演变的? 第3张

第4步

4、缣帛的书

    缣帛的书也称缣帛书。缣帛书出现和使用在竹简、木牍盛行的时期。缣帛书要比竹简方便得多,因为缣帛柔软而光滑,而且书写时易着墨,幅面大小也可以根据文字多少任意裁切。

    竹简虽然廉价,制作方便,但这种笨重的书籍携带不便,而且每简容字有限,编简成册的长篇著作一旦散乱,则发生“错简”,再说简牍的编连所用的丝带、麻绳、皮带易被磨断,使阅读带来困难。缣帛是丝织物,轻软平滑,面幅宽阔,易于着墨,幅的长短宽窄可以根据文字的多寡来剪裁,而且可随意折叠或卷起,收藏容易,携带方便,可以弥补简牍的不足。

书籍本身是如何演变的? 第4张

第5步

5、古代写本书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但却没有出现大量的写本,直至宋仁宗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使大量复制纸质书籍成为可能。

    随着造纸术的不断改进与提高,造纸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纸书的数量与纸张的优越性被人们所充分认识。到两晋南北朝时,纸张已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写本书取代了帛书。

书籍本身是如何演变的? 第5张

第6步

6、宋至清代的印本图书

我国古代的图书,从简策、卷轴到册叶制度形成了固定的版式,它起源于雕版印刷术,但活字印本书与写本书,也大多与此相同,有些书还绘制了图片,小说也是从清代开始兴起。

书籍本身是如何演变的? 第6张

第7步

7、现在的书

    现在的书基本和清代的图书时差不多的,只不过因为造纸术和印刷术更加先进,所制造出来的书更加精美而已,纸张也跟加的多样化。

书籍本身是如何演变的? 第7张

温馨提示

以上就是“书籍本身是如何演变的?”的全部内容了,小编已经全部分享给大家了,希望大家能学到新的知识!最后,小编希望以上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给小编点个赞吧!(⊃‿⊂)

目录[+]